首页亲子儿童如何引导孩子做家务

如何引导孩子做家务

2022-11-30亲子儿童

让小孩动手做家务,成为一个勤奋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言传身教。要让小孩明白,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参与家务劳动,所有美好的生活都需要付出劳动才能获取。每个人都有惰性,小孩子也一样。所以不能让小朋友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惰习惯,从小开始,就要让他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慢慢的养成习惯了,孩子就会自觉的去做家务。

如何引导孩子做家务?

1、用孩子份内的事情去启发和诱导孩子,让孩子自理着去做家务。

家长让孩子做家务,不妨从孩子自身的一日生活入手,比如:从孩子自己作业本、铅笔盒、学习桌椅的归位、床头衣物的摆放等细节入手,与其自身密切相关的物件,才能最好地与他们自己的责任关联,他们才会出自内心地认为这些正是自己份内应该做好的事情。象这样的细微事情,即使家长让孩子主动完成,孩子也不会有所反感。同时,家长还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去逐步培养孩子讲究卫生、生活自理和主动分担家务的能力和素养。

2、用兴趣活动的方式去陪伴和教带孩子,让孩子愉悦着去做家务。

家长让孩子做家务,不如先提前教会孩子如何做家务,但家长如果仅仅采取直接教的方式,又恐效果不好,孩子就会没兴趣或没有长久的兴趣,那么家长不如采取与孩子一起玩游戏的方式,对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进行培养。因为“玩”尤其是玩游戏,才是孩子的天性,比如:家长可以为孩子买一些“玩具式炊具”,家长和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做家家玩。也可以一起玩环卫工人收垃圾、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孤寡老人等方面的小游戏,从而让孩子在玩中学,在玩中做,在玩中长知识,增才干,特别是勤于家务、勤于社务等方面的习惯。

3、用参列计划的办法去鼓励和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律着去做家务。

在孩子具备一定兴趣的基础上,家长可以一起与孩子列个家务活动小计划,让孩子主动地参与到计划讨论与制定,所列计划尽量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抓住孩子寒暑假时间较长的时节,着重这个方面的培养。比如:家长可以把孩子叫到跟前,一起讨论孩子自己也愿意接受的家务活动,并详细地规定家务活动的时间、内容以及目的、培养目标等。计划表列制完毕后,家长就可以适时地引导和鼓励孩子,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安排内容。比如:淘米、择菜、做饭、洗衣服、扫地等。

4、家长以身作则。

有些父母喜欢安排孩子劳动,但自己却什么也不做,通常房子里有垃圾,房屋需要打扫和抹灰,直接将任务分配给孩子。这些人总是认为给孩子做劳动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但是方法是错误的,如果父母没有给孩子正确的示范,孩子将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希望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家长不能让孩子们自己探索,但我们需要带他们一起完成。首先,父母需要树立榜样,成为孩子的榜样,然后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

孩子做家务的重要性?

一、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感恩心。

家长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感受到他也是家庭中的一分子,做家务是他的义务。家务劳动可以让孩子产生自豪感和责任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这种责任心和自豪感会不断地提升。

二、增强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家长总说孩子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会自我管理,其实是家长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特别重要。

三、增进亲子关系,给家庭带来快乐。

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做家务,会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家庭氛围更加和谐。比如,爱好西点烘焙的家长让孩子一同参与,帮着打蛋、切水果、揉揉面团。这些都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事情。

四、锻炼和发展孩子的身体素质。

家务劳动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挑战。孩子做家务有利于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

五、让孩子练习分类归纳。

分类和收纳的意识,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物品需要分类归纳才能理清,学习知识也要分类归纳才能融会贯通。让孩子从小养成分类归纳的好习惯,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能让他一生受益。

六、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还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虽然年纪还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并从中获得自信。

事情劳动孩子家务家长归纳比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