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亲子儿童青少年不良行为矫正方法

青少年不良行为矫正方法

2022-11-30亲子儿童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正逐渐增强,同时,他们希望逐渐摆脱家长们的控制和监护,但却不能完全独立自主。这个时期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经常会感性处事,很容易受到外界诱惑。于是逃课、打架、偷窃等不良行为便包围了他们的生活。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伤害。这时候不仅需要提高青少年自身的认识,还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避免青少年误入歧途。

青少年不良行为矫正方法?

1、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将基本道德规范作为孩子言行的标准,在思想上牢固地树立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意识,进而构筑起抵御不良行为的防线。

2、增强法律意识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法、知法、守法,平时多给孩子普及法律知识,只有孩子认识到不良行为与违法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仅仅是一步之遥,如果让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提醒孩子在要实施每一个行为时,一定要冷静思考是不是违法,若违法即止步。

3、坚持防微杜渐

有的青少年不良行为是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有的经家长、老师教育及时改正;有的不听教育甚至把不良行为当成“能耐”“本领”,最后发展到难以自拔的地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没有缺点、错误,关键的奥秘是:防微杜渐。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缺点、错误,不让缺点和错误蔓延,形成严重的不良行为。

4、学会拒绝

家长不仅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制意识,帮助孩子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还要让孩子分清是与非、分清善与恶,分清美与丑,学会拒绝非法的、丑恶的、不健康的东西,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5、丰富孩子的课余活动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与孩子之间建立多种互动,适当开展有利于孩子身体、智力、心理全面发展的以娱乐、创新性为主题的课余活动,丰富孩子的课余活动,让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使孩子能从多渠道获得成就感。

6、家长应关注和陪伴孩子成长

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担负起关注、陪伴的责任,帮助他们在现实世界与网络环境中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促进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建立稳定的安全感和亲密关系。

青少年不良行为有哪些?

1、旷课、夜不归宿

旷课是指学生无故不请假而缺课。旷课是每个学校都不允许的违反校纪的行为。夜不归宿是指青少年未经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脱离监护,夜不归家的行为。夜不归宿一方面使得青少年容易成为堕落者;另一方面则因青少年势单力薄而处于受侵害的境地,容易成为伤害、抢劫等违法活动的受害者。

2、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青少年有较强的好强心理,尤其是男孩子,往往通过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来获得一种快感和成功的感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会对是非辨别能力不强的青少年产生极大的诱惑性和腐蚀性,而其他的青少年为了不受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的“欺负”,也往往加入打架斗殴的行列,进而发展成为一个小群体。

3、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未成年人好攀比,虚荣心强,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自己没有,当从家庭得不到满足时,有时便产生偷窃的心理。我国现在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容易对子女娇生惯养,孩子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如果心理上得不到满足,则有可能发展成为毁坏自己家的财物,或是毁坏邻居家的财物,或是公共设施等等,以此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4、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我国青少年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的现象非常严重。青少年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会影响学习,荒废学业,并且加大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经济负担,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睦,同时赌输后由于急于翻本的心态,大举赌博,越输越赌,不能自拔,最终诱发严重刑事犯罪活动。

5、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淫秽物品对青少年犯罪则起着直接诱发的作用。大量事实证明,淫秽物品不仅对人产生消极影响,更能毒害人的心灵,使人堕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种毒害对于青少年尤为明显,因而被称为“精神鸦片”。

孩子家长旷课有的活动课余赌博青少年